干奶及新产牛管理的新理念
· 围产奶牛营养管理策略在过去10年里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并将继续发展。
· 许多牛群,即使是那些临床产乳热较低的牛群,都有重大机会改善低血钙的管理,以提高产奶量和繁殖,并减少亚临床疾病。
· 产犊前饲喂阴离子日粮可改善产犊后的血钙状况,提高产犊后的干物质采食量及产奶量。
· 产后控制能量摄入,改善产后能量平衡,减少亚临床酮病;而在产犊前饲喂足够的代谢蛋白有助于维持产犊后的高产奶量。
· 围产日粮优良的饲养管理(粗饲料切割长度管理和全混合日粮水分管理)是牧场成功的关键,许多奶牛场有机会改善这些日粮的饲养管理。
· 最近的研究表明,产犊前后淀粉水平存在相互作用;产犊前低淀粉日粮饲喂的奶牛应在产犊后饲喂低淀粉日粮,而奶牛产前饲喂适量的淀粉时,产犊后可能会饲喂一定水平的淀粉,这就是典型的高淀粉日粮。
· 高体积、高发酵的新产日粮可提高产后的采食量。
· 可能有额外的机会调整新产牛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以提高产后生产性能。
干奶牛的饲养策略
低血钙的处理——一个古老的话题又变成了新的话题
临床产乳热在许多奶牛场已经成为过去。过去5年的研究已将低血钙的重点转移到不仅包括临床产乳热病例的管理,还包括产后血钙亚临床下降的奶牛管理。即使在产乳热发病率很低的牛群中,产犊后的亚临床低血钙症(SCH)也会影响50%或更多的牛群,使牛易患传染性和代谢性疾病,降低它们的生产和繁殖潜力(Reinhardt et al., 2011;Chapinal et al., 2012;马丁内斯等人,2012)。随着这些关联的研究继续进行,降低SCH发病率的策略需要变得越来越明显。降低饲料中阴阳离子差(DCAD;Na + K - Cl - S = mEq/100 g DM)是降低临床产乳热率的可靠方法(Block, 1984;Gaynor et al,1989)。实施这一方法的策略包括尽量减少日粮中钾的摄入(K)(以较低但仍为正的日差为目标),以及改变阴离子补充剂的包含率以达到负的日差。
我们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最近的工作旨在确定在低钾(K)准备日粮中,当阴离子包含率增加(因此,DCAD降低)时,钙状态和生产参数的效益是否增加(Sweeney et al., 2015a;2015 b)。3个试验组分别为低钾对照组(+18.3 mEq/100 g DM)、部分负离子添加组(+5.9 mEq/100 g DM)和完全负离子添加组(-7.4 mEq/100 g DM)。日粮管理维持完整负离子补充组的尿液pH值在目标值5.5至6.0之间。最终,随着本试验中产前DCAD含量的降低,奶牛产后平均血浆钙含量升高,说明日粮中一天DCAD含量最低的奶牛产后钙水平的效益最大。有趣的是,胎次效应表明,饲喂最低DCAD的高龄奶牛(3胎次及以上牛)受益最大(Sweeney et al., 2015a)。饲喂低DCAD日粮的奶牛,其产后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MY)均增加。与低钾对照日粮相比,饲喂最低DCAD日粮的奶牛头21d产奶量多出7磅/d以上(Sweeney et al., 2015b)。本研究表明,与低钾控制方法相比,使用的DCAD制剂能产生最大的产后效益。
干奶期能量及其对健康、生产和生殖的影响
自21世纪初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以往提出的用蒸汽喂养steam-up(译者注:指怀孕动物分娩前几周给予高营养日粮配方,以刺激乳汁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干奶牛的方法。随着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出了一种控制能量策略来喂养干奶牛(Drackley和Janovick Guretzky, 2007)。产后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酮体(如ß-羟基丁酸或BHBA)的浓度较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Dann等,2006年;Janovick等人,2011)。然而,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了对产后早期产奶的不利影响,尤其是那些限制能量摄入低于需求的研究。在控制能量摄入时,很少注意控制足够的蛋白质供应。
康奈尔研究(Mann et al., 2015)调查了3种不同的饲养能量策略在干奶期的影响。高粗纤维、控制能量的摄入(大约100%的能量需求);高能量摄入(约为能量需求的150%);在干奶后的前28d饲喂能量控制日粮,在干奶后的剩余时间(预期产犊前28d)饲喂能量需求约为125%的中间日粮。所有日粮均饲喂自由日粮,预计代谢蛋白(MP)供应量约为1300g/d。我们的观察证实,饲喂能量可控的日粮与较低的产后负能量平衡标记物(如NEFA和BHBA)浓度有关;然而,两组之间的产奶量没有差异。此外,正如之前其他人所观察到的(Janovick et al., 2011;Cardoso et al., 2013),能量控制组产后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仍然较高(Mann et al., 2016b)。这对新产奶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葡萄糖是正常免疫细胞功能所必需的,而胰岛素由于对这些过程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可以防止脂肪和肌肉组织的过度分解。此外,在大量研究中发现,高浓度的BHBA和NEFA以及低循环浓度的葡萄糖和胰岛素,与喂养过量能量的奶牛的繁殖成功率降低有关(Lucy, 2008;Cardoso等人,2013;Ospina et al., 2013)。
干奶期代谢蛋白
产犊前后DMI的下降,以及泌乳初期采食量增加相对缓慢,不仅影响了新产牛的能量平衡,也影响了其蛋白质平衡。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助于许多生理功能,特别是细胞更新和免疫系统功能,这两个功能在围产牛中尤其重要,因为这是感染性疾病(如子宫炎和乳房炎)的最高风险时期。研究表明,蛋白质动员始于产犊前最后2周,一直持续到产后6周左右。大部分被动员的蛋白质用于牛奶蛋白的合成,一小部分被用于葡萄糖的合成。我们目前建议,在围产期,充足的蛋白质供应是1200至1400克/天的预测MP。特别是在能量可控的日粮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日粮中应包括充足的瘤胃不可降解蛋白(RUP)来源。当饲料中添加的MP量超过推荐量时,没有观察到对产后表现或健康的有益影响。考虑到蛋白质饲料源的成本和过量氮排泄对环境的影响,饲喂大量过量的蛋白质是没有道理的。
干奶期能量对初乳组成的影响
关于产前日粮对牛初乳成分影响的研究大多来自肉牛。在控制蛋白质供应的同时,很少有研究评估饲喂受控或高能日粮对奶牛初乳质量和数量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整个干奶期(约57 d)饲喂能量控制日粮的奶牛,其初乳免疫球蛋白G (IgG)浓度(96 g /L)高于饲喂能量较高日粮(72 g /L)的奶牛。同时初乳体积没有显著差异(13磅vs. 16磅)(Mann et al., 2016a)。犊牛初乳中IgG浓度越高,犊牛在一次喂养中产生的抗体就越多,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免疫的被动转移。在我们看来,根据其他人分享的经验,重要的是,在产前控制摄入能量的同时,允许充足的MP(可代谢蛋白)供应,以防止初乳量的下降。
干奶牛日粮的饲养管理
即使是配方最好的日粮搭配组合,如果执行不好,也不会起作用。如果秸秆或干草没有被切碎,奶牛可以很容易地将秸秆或干草与玉米青贮和谷物混合组成的饲料进行分类,最好是在混合到TMR之前。在我们小组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中(Lawton et al., 2015),涉及纽约和佛蒙特州的72个商业奶牛场,只有25%的新投TMR颗粒大小在推荐范围内(顶部屏幕显示10 - 20%;中间的50%到60%;和<40%在底层)使用宾夕法尼亚州颗粒分离器(PSPS)。我们建议将稻草或干草切碎,使其长颗粒不超过1.5英寸(PSPS的三个部分各占33%)。通常,还需要添加水或其他湿成分,将日粮干物质(DM)降低到46 - 48%的范围,以达到最佳效果。准确和一致性的饲料搅拌和组成的围产饲料计划成功的重要关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绝大多数的围产奶牛营养管理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干奶牛身上。在大多数以围产牛营养为重点的研究中,只在准备期进行日粮处理,在产犊后饲喂普通日粮。新产牛日粮在畜牧行业很常见,尽管它们通常是高产牛日粮的适度变化,可能纤维含量略高,或包含适量(1.5磅或以下)稻草或干草,淀粉含量较低,额外的RUP,增加的补充脂肪,或有针对性地包括其他营养物质或添加剂(例如,瘤胃保护胆碱、额外酵母或酵母培养物、额外莫能菌素)。这些策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农场水平上衡量的,因为直到最近,很少有对照研究这些因素在刚产犊后时期的定量喂养。
淀粉和纤维在产前产后期间的相互作用
康奈尔大学和米诺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已经完成了3个评价产后采食淀粉含量的试验(Dann和Nelson, 2011;Williams et al., 2015)、产后采食淀粉含量和整个围产期莫能菌素补充(McCarthy et al., 2015b, 2015c)。Dann和Nelson(2011)在短(40d)的干奶期给7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饲喂能量控制日粮,然后在泌乳早期饲喂3种淀粉日粮方案中的一种——低淀粉(21.0%淀粉)日粮,产后第91d;产后第21天采用中淀粉(23.2%淀粉)日粮,产后第91天采用高淀粉(25.5%淀粉)日粮;产后第91天采用高淀粉(25.5%淀粉)日粮。产犊后低淀粉和中-高淀粉日粮饲喂的奶牛产犊后DMI和生产性能相近;而饲喂高淀粉日粮的奶牛产犊后DMI和MY均较低。
从产犊到产后21天喂头胎(n = 21)和经产(n = 49)荷斯坦奶牛含26.2%或21.5%淀粉的日粮;从产后 22 d开始至产后63 d,所有奶牛均饲喂含26.2%淀粉的日粮。奶牛在预期产犊前21 d开始饲喂莫能菌素0或400 mg/d,从产犊开始饲喂莫能菌素0或450 mg/d,一直饲喂到产后63 d。与米诺研究所的研究相反,饲喂高淀粉日粮的奶牛MY和DMI增加更快,血浆NEFA和BHBA也更低,这与更好的能量状态一致。无论产后日粮中淀粉水平如何,饲喂莫能菌素的奶牛产后DMI和MY较高,血浆BHBA较低。
米纳和康奈尔的研究表明,在新产期间,低淀粉和高淀粉采食的反应明显相反。然而,这两项研究的产犊前采食非常不同。在米纳试验中,奶牛饲喂典型低淀粉(13.5% DM)、能量控制的日粮,在整个40 d的干奶期;而在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中,奶牛被饲喂了中度淀粉接近日粮(17.4% DM)。我们推测在产犊前和产犊前淀粉水平的差异与产犊后采食不应超过8 - 10个百分比单位。在产犊前立即饲喂低淀粉日粮(12 - 14%)的奶牛应过渡到淀粉含量不超过21 - 22%的新鲜日粮。另一方面,只要新产牛日粮中有足够的物理有效纤维,在产犊前喂高淀粉(16 - 18%淀粉)的奶牛很可能会转换到含26 - 27%淀粉的新产日粮。
基于一些作为对照试验一部分的案例研究(McCarthy et al., 2015a),我们还推测,在产犊后日粮中淀粉和纤维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新产日粮中物理有效纤维不足时,低淀粉日粮的DMI较高。然而,当秸秆水平高于正常水平(-11%的日粮DM,而非典型的2 - 4%)时,高淀粉日粮的DMI较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对照研究,以进一步了解纤维在新产牛日粮中的作用。
新产牛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额外需求?
奶牛在泌乳初期除了处于负能量平衡,蛋白质也处于负平衡。这种负蛋白平衡在产犊后7d左右达到最低点,牛可能在产犊后21d左右达到正蛋白平衡(Bell et al., 2000)。奶牛通过在产犊后调动体蛋白来补偿这种负的蛋白质平衡,尽管我们对这一过程的了解远远少于我们对泌乳早期体脂调动的了解。
最近,Larsen等人(2014)采用了一种创新的试验方法,他们估计了奶牛在产后期间的负MP平衡,然后将酪蛋白注入真胃,以消除MP不足。对照组接受水输注,治疗母牛接受酪蛋白,计划在产后1天提供360 g,在产后2天提供720 g,然后在产后29天减少19.5 g/d,在194 g/d结束。酪蛋白输注导致在产后2至29 d高且几乎恒定的MP供应。虽然本试验的奶牛数量很少(n = 4只/处理),但在试验期间,注入酪蛋白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高7.2 kg/d(-16磅/d)。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奶牛在产后对总MP和个体AA的供应的反应。
总结
围产奶牛的营养管理策略在过去10年里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并且还在继续发展。附录A总结了我们目前的建议。在产犊前制定和实施阴离子日粮可以改善钙的状态和产犊后的性能(采食量和产奶量)。控制性能量日粮制剂可调节DMI、BCS和脂肪动员的动态;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有效地实施这些日粮可改善新产奶牛的代谢健康。虽然对新产奶牛营养的研究有限,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产犊前和产犊后淀粉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有机会将更高的发酵能力和更高的有效纤维水平结合起来,以维持瘤胃的稳定。此外,有机会关注MP和氨基酸营养,不仅在产前,而且在产后。
我们的团队随时可以回答任何问题,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众多成功的服务案例